2024数字媒体学术会议在杭州盛大启幕!!

发布日期:2024年7月15日

作者:会议组委会

7月15日,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科印传媒•《印刷技术》杂志社共同主办,《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编辑部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承办,国内29所数字媒体相关院校共同联办的“2024数字媒体学术会议”在杭州正式拉开序幕。本次学术会议包括主报告会、四大分组专题报告会和参观交流环节。来自30多家相关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的120多名代表参会。

精彩纷呈的主报告会

精彩纷呈的主报告会

开幕式——拉开学术盛会帷幕

1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党委书记冯瑛主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波代表主办方致辞。她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加快推进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经管学科优势突出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其在动态存储控制器芯、控制器芯片、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以及3D打印等各个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并形成了以数字经济为特色的学科群。她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专家学者们能够在交流学术前沿、分享成果佳作以及探索未来技术的过程中,拓展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为数字文化建设、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创造性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同时为数字媒体领域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元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波致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波致辞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常晓霞在致辞中强调: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为主动力,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要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实现生产力能级跃升,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领域,其创新发展和产业化应用,不仅促进了数字媒体产业的兴起,推进了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同时还打破了现实生活的实物界限,缩短了信息传输的距离,为人们提供更广泛的、更便捷、更具针对性的信息及服务。同时,数字媒体技术创新与应用更是为包括印刷在内的传统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印刷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她表示,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印传媒《印刷技术》杂志社作为先进技术的引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发起创办数字媒体学术会议,旨在分享数字媒体技术的先进成果,探讨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前景,在交流中促进各高校、团队间的合作交流,也进一步展示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整体科研水平与实力。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将继续指导和支持科印传媒、中印科院健全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发挥主流媒体引领作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

pic3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常晓霞致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党委书记冯瑛主持开幕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党委书记冯瑛主持开幕式

主报告会——引领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浪潮

15日上午的主报告会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院长王毅刚主持。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级教授耿卫东,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黄心渊和王毅刚教授分别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创意媒体”“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三维显示技术研究”的主旨报告。

耿卫东教授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兴起的标志性事件出发,介绍了智能内容生成(AIGC)的发展历程、创作模式变革、模型架构演进,分享了创意媒体、风格化内容生成、人工反馈强化学习、可控生成、智语丹青、AI短视频生产实验车间等AIGC研发实践。

浙江大学耿卫东教授做主旨报告

*黄心渊教授基于数字媒体发展历程,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分享了数字媒体教育教学和应用研究的相关工作与成果,并重点探讨了在智能内容生成(AIGC)背景下,如何完善课程体系及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黄心渊教授做主旨报告

王毅刚教授在报告中综述了目前三维显示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现场演示,比较了三维显示与二维平面显示的差别,解释了3D显示的重要性,论述了3D显示技术、3D全景视频、裸眼3D显示技术,以及多焦显示技术,分析了各种3D显示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3D显示的发展趋势,并在现场让与会代表亲身体验了3D视频效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毅刚教授主持上午的报告会并做主旨报告

15日下午的主报告会由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轶平主持。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教授刘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徐岗,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澳门科技大学交互媒体特聘教授淮永建,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软件学院副院长杨旭波分别做了题为“多方向文本排版对词云中文本可读性的影响”“面向创成式设计的智能可视建模与仿真优化”“元宇宙和ChatGPT背景下未来数字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交互空间”的主旨报告。

刘渊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词云中文本的多种排列方式。选用搜索准确率、易读性、疲劳度和视觉吸引力作为评估指标,重点探讨了文本方向、文本方向数量、字体尺寸对词云可读性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文字排版在词云中的应用提出了优化建议。

江南大学刘渊教授做主旨报告

徐岗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指出创成式设计的目的是以性能为导向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优化设计。从织物编制模式抽取与布料创成式设计、人体姿态识别与数字人建模设计、图像风格创成式智能设计、仿真驱动三维产品创成式设计、面向家居元宇宙的室内场景重建与创成式设计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了所在团队的研究成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岗教授做主旨报告

淮永建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元宇宙和ChatGPT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技术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数字艺术内容创作中的应用,并分享了其团队在智能可视建模与仿真优化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AI内容生成范式=AIGC+大语言模型+AI创意+过程化内容表达(提示词)”。

北京林业大学淮永建教授做主旨报告

杨旭波教授介绍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虚实融合交互空间的内容呈现与生成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主要包括支持光学透视眼镜外挂遮挡的AR近眼显示技术(轻薄小型化);结合神经辐射场与注视点渲染的VR近眼渲染技术 (AI渲染+注视点优化);复杂几何、物理、生理建模的MR内容生成和交互 (几何物理高度拟真+实时交互+注视点优化)。

上海交通大学杨旭波教授做主旨报告

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轶平主持下午的主报告会

颁奖仪式——表彰优秀 感谢支持

15日下午,在主报告会最后,举办了2024数字媒体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颁奖仪式、联办单位致谢仪式,由《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主编徐敏主持仪式,主办方领导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感谢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教授尹学松和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编王丽杰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李仕和《印刷技术》杂志社社长宋慧慧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党委书记冯瑛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常晓霞为联办单位颁发感谢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院长王毅刚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鹏飞为联办单位颁发感谢牌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主编徐敏主持颁奖仪式

参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虚拟仿真实验室——近距离感受创新技术

与会代表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毅刚教授、李仕副教授的带领下参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虚拟仿真实验室,沉浸式体验了虚拟展馆设计、区块链——共同维护地账本系统、虚拟试衣系统等研发成果,并就科研课题、成果、实验仪器等与相关专业老师展开交流,探讨科研资源共享以及相关项目合作的可行性。

与会代表参观虚拟仿真实验室

返回新闻列表